感謝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特地撰文介紹李問
打油詩人精闢提出,2020立委選舉關鍵字!🤣🤣🤣
吳怡農的手💪 壯闊臺灣 吳怡農
賴品妤的頭🙇♀️ 賴品妤
李問的氣球🎈 李問|讓世界看見馬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helimerickpoet/posts/388215761851590
------以下為原文
各位捧油大家好,我是打油君。大家都關注了最新的立委選情了嗎?
你可能已經長期關注著北市第三選區的吳怡農,也很欣賞他志在臂得,不是,我是說必得的決心。
昨天,你可能也看到了新北第12選區,賴品妤頭伸,不是,我是說投身立委選戰的宣言。
如果你喜愛這兩位才華洋溢又熱愛台灣的新人,那也請來關注一下台灣的國防最前線,有一個年輕人正在馬祖打拼哦!
他的名字叫李問,李小龍的李,葉問的問。他可能是這次立委選舉最任性的參選人。
在前一段時間,他每天在幹的事情就是背著一個寫著自己名字的大氣球,徒步走過馬祖的四鄉五島。氣球本來是迷彩的,後來變成紅的,然後開始有時候迷彩有時候紅,理由我始終不得而知。難道是要換洗嗎?
然後徒步走完馬祖一圈以後,他最新的影片是,在馬祖各地公開陳列的退役戰車前唱〈裝甲兵進行曲〉。
總之,看起來是個奇怪而微妙,簡稱奇妙的選戰新人。
✻✻✻
但是李問其實不是只會玩一些奇奇怪怪而微妙的梗而已。
我見過李問一次。我跟他年紀差了幾歲,但是在學校混的圈子有重疊,不知道為什麼就成了臉友。他到美國讀書以後的某一天,他突然冒出來說要到我所在的城市走走,要不要見個面。
我說好,他就說那明天在附近的大學校園碰面吧。
隔天我去了我家附近的大學,到了門口,就看到李問很悠哉地坐在校門口旁邊的矮牆上晃腳,整個人看起來就跟過路的學生沒有什麼差別。我和打油嫂在家請他吃牛肉麵,他說到他在芝加哥大學讀碩士、在中國研究,於是我問他,那然後呢?是要讀博士嗎?
他說,噯,本來是有這個打算吧,但是現在他想回台灣當兵了。
我也沒有多問,覺得可能就是不想讀博士了吧。他的朋友們我認識幾個,這些人的共同點是學術表現優秀但同時又很關心社會,讀博士固然不奇怪,但要是不讀了跑去某個NGO或是社區大學一待待個好幾年也很正常。
後來才知道,他在來我家之前才經歷過在中國差點「被消失」的事件。二十出頭歲的他,因為看到一批人大陣仗進村訪查,好奇之下就跟在他們旁邊走走看看拍拍照。訪團走了以後他就被警察團團包圍,相機被沒收,人也隔了許久才在地方人士溝通下被放出來。
他說,他發現民主自由很可貴,他想要出一份力保衛台灣的民主自由。所以他決定放棄美國籍回台灣當兵。
於是他回台灣了。入了伍當然就從臉書上消失了,等到退伍以後,他去當了記者,我又時不時看到他寫的英文報導。再後來,他突然穿衣風格大變化,常常穿感覺很東南亞的花襯衫,後來乾脆臉書上就一直出現印尼文了。於是我才發現,原來他在參與新南向啊。
✻✻✻
李問是這樣的一個人:你把他放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,他看起來就像個無憂無慮的華裔學生;你給他一台筆電一隻錄音筆,他就會變成記者;你把他放到印尼,他看起來就像是個印尼華僑。然後你在他面前放個麥架,他就會變成發言人。
丟到什麼地方就變成什麼樣子,我想這大概是因為他是台大人類系畢業的。
但是也有不變的地方。你去看他做這些事情的動機,他似乎一直都在想,要怎麼樣讓台灣更好、更多元、和廣大的世界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。
勇敢自信,世界同行。
如果我們不提亡國感了,那不是因為它是假議題,而是因為台灣有這樣的年輕人。
✻✻✻
從去年年底以來,2020的總統大選成為台灣社會最重要的話題,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蜂擁而出,有人入黨了,後來又退黨了。有人組黨了。然後組黨的人又去找入黨又退黨的人合作了。結果入黨又退黨的人又不玩了。幾乎每個陣營都在分裂、幾乎每個陣營都想跟別的陣營合作,然後這種合作又可能帶來該陣營進一步的分裂。
這樣的時代,焦慮而難堪。幸好我們還有一些日常的小確幸,有些人事物讓我們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有趣、更有希望。
吳怡農的手、賴品妤的頭、李問的氣球。
謝謝你們。